克難早餐 2010.07.27(二)

        這幾天下來,發現澳洲的物價其實並不低,彷彿有種到德國花歐元的感覺(當然去年歐元的價位比今年高得太多了),而在澳幣、紐幣持續看漲的情勢下,相對於賺台幣而花澳幣的我們來說,剛開始在買東西時,還真是錙銖必較,花不下手。

    除了生活所需的高額開銷外,澳洲中價位的旅館,幾乎都是沒有包含早餐的,也就是要享用豐盛的早餐,通常都要額外加價訂購,也使這趟自助遊的花費,在餐費上大大地增加,這是我們當初在粗估預算上,所沒有考量進去的。

    在我們現金沒有換很多的狀況下,為了嚴格控制支出,這幾天的早餐幾乎都是草草帶過,啃幾片吐司麵包,再配上旅館提供的茶包或咖啡,若想奢侈一點的話,就內夾一片起司,或是「自費」沖泡一包熱熱的濃湯,也就解決了一餐,才沒過幾天,就已經懷念起台灣便宜又美味的中式早餐了。

    這次的澳洲之旅,雖然不再是行軍行,但縱貫這幾天看來,在經濟上雖然是省了不少荷包錢,但卻也虧待了我們的胃,想想還真是場苦行僧的化緣之行!

DSC00476.JPG

起床快來享受豪華自助早餐:旅館茶包加上吐司夾起司,還有一包米果

 DSC00477.JPG

吃完早餐,起霧的窗戶已經可以看到窗外的朝陽,是該動身出發的時候了 

安靜的岩石區

    一大清早,市中心的商店還沒有營業,而要搭渡輪去Watsons Bay吃豪華海鮮大餐又還太早,所以心想等下既然要從環堤搭船,何不再去逛逛岩石區。畢竟星期日的時候,萬頭鑽動、市聲鼎沸,當下並不適合久留,更無法好好照相。既然它是澳洲殖民的起緣地,當然值得細細品味一番,才不虛此行。

    而來到岩石區,更不能少的就是登上雪梨哈伯橋,從高處飽覽雪梨歌劇院與雪梨港的美景。既然我們沒那個預算,更沒那個膽敢爬雪梨大橋,就聽從林榮煜在「雪梨,非去不可的58個理由」的建議,從塔柱的頂端覽景,才是省時省力又省錢的好選擇。

    雖然小生認為星期日人山人海的氣勢才是大都會應該有的氛圍,但是我卻喜歡把寧靜還給岩石區的此刻。因為可以走在發思古之幽情的街道上,不用被人潮推擠而直說抱歉,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漫步在公園綠蔭下,不會只看到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頭海,更沒有琳瑯滿目的商品,企圖奪走人們的目光,讓人忽略了來此最為重要的,應該是內心那份憑弔遺跡、連結古今歷史意義的感動

    就利用搭渡輪的空檔,再次造訪岩石區!穿越時空回到200多年前,一探雪梨發展的最初;再登上雪梨哈伯橋,來到200多年後的今天,一窺雪梨發展的繁榮。

DSC00478.JPG

從Bus311的窗外,一窺位於伊莉莎白街的雪梨博物館

DSC00479.JPG 

雪梨有很多現代與古典並存的建築

DSC00480.JPG 

這是澳洲的教育部,建築好有歷史感

DSC00481.JPG 

在那麼精華的市中心,仍能見到古樹參天的Macquarie Pl.

DSC00482.JPG 

現代化的玻璃帷幕大樓林立

DSC00483.JPG 

終於把寧靜還給了公園綠地

DSC00484.JPG 

值得一看再看的雪梨歌劇院

DSC00485.JPG 

因為今天是平常日,所以有學生在現代美術館前校外教學

DSC00486.JPG 

看起來像是一堂藝術的寫生課

DSC00487.JPG 

之前充斥著攤位與喧囂的街道,回到了自然古樸的真面目

DSC00488.JPG 

岩石區是200多年前英國首批移民最先抵達的地區,是雪梨的發祥地

DSC00490.JPG

此區仍保有很多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物

DSC00489.JPG 

早期殖民的屬性可以區分為囚犯、軍人、還有殖民者的家眷

DSC00493.JPG 

當時很多的建設其實是假被流放犯人的雙手

DSC00494.JPG 

岩石區的開拓,應該也是部斑斑血淚史 

DSC00503.JPG

走進商場,一家糖果店的師傅正在製作五彩繽紛的糖果

DSC00504.JPG

一顆顆好像兒時玩的彈珠一樣誘人

DSC00505.JPG

DSC00507.JPG

在岩石區的遊客中心,在此可以蒐集各種的旅遊情報

DSC00502.jpg

坎貝爾倉庫

DSC00506.JPG

由流放犯人開鑿的阿蓋爾隧道(Argyle Cut) 

 DSC00508.JPG

環堤前的老人與海鳥

與大衣架無緣

    來到雪梨,除了可以走進頂級豪華的歌劇院欣賞表演,來趟千載難逢的藝文之旅外,你也可以選擇挑戰自我的極限,除了腳力的考驗外,更是壯膽的一個過程,那就是攀爬雪梨大橋。

    出國前還曾跟學生誇口說要藉由爬雪梨哈伯橋來治癒我的懼高症,但到最後我還是食言而肥了─因為盤纏真的不夠,而價位也實在不便宜,一個人平日就要A$198,比我們澳洲內部所有的交通費都還要貴。雖然安慰自己何必花大錢買罪受,若真的軟腿癱在橋上怎麼辦?但既然來到雪梨,又怎能錯過站在雪梨橋上登高望遠的機會呢?折衷的方案就是花個A$9.5,登上塔柱上面的瞭望台(Pylon Lookuot),一樣可以眺望相同的美景,可謂經濟又實惠。

    因為之前並沒有做足功課,所以很天真的以為只要走到厚如堡壘的塔柱下,就可以順利地找到階梯而登上雪梨大橋的人行道,進而就可以再登上瞭望台眺望當前美景,於是就順著George St.走到底,穿越雪梨大橋後右轉Lower Fort St.,便看到位於Dawes Point Park內的塔柱。

    只是機靈的小生一看到四周都是施工圍籬,越發覺得奇怪,心想若是觀光名勝的出入口,應該會有明顯的標示,或是該有的人潮,怎麼會那麼冷清啊?但我們還是半信半疑地走進了公園一探究竟,正在猶豫要不要走進塔柱下的出入口時,一位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就從眼前的出口走了出來,我們看到這個意外的畫面,才意識到我們肯定是走錯路了這應該是他們養護班辦公室之類的地方。

    撲了個空,才想起好像曾有網友PO文分享,若要上雪梨大橋,出入口是在岩石區的遊客中心附近,儘管想立即折返重找登橋的階梯,但一看到小生那哀怨的眼神,又想到等會得再多走很多路回到環堤,為了不要耽誤後續趕搭渡輪的行程,只好忍痛作罷,也不好再開口提議了─畢竟想爬雪梨哈伯橋的是人是我,而自己事前大意沒做好功課,就只能自己負責囉。

    就算留下一個小小的遺憾,好給自己下次再來雪梨的好理由吧   

DSC00496.JPG

天真的以為來到滿是施工圍籬的雪梨大橋塔柱下,就可以找到出入階梯,好登橋一覽美景

DSC00497.JPG

找不到登橋的入口與階梯,就只好從Hicson Rd走回岩石區

DSC00498.JPG

站在橋底下,才能體會雪梨大橋的巨大

DSC00499.JPG

頭頂上的哈伯橋可是北雪梨與雪梨市中心的重要交通命脈 

DSC00500.JPG

看得到但卻找不到出入口登橋的塔柱

DSC00501.JPG

最後無功而返,只能從Park Hyatt旁走回岩石區,因為沒有做足功課,沒能登上雪梨哈伯橋,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37.jpg 

一定得找到對的台階入口,才能走上雪梨大橋,才能找到正確的Pylon Lookout Entrance

Watsons Bay海鮮大餐

    沒能登上雪梨哈伯橋,敗興地回到了環堤,有點鬱卒的自己,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放在接下來Watsons Bay的海鮮大餐,以及The Gap的懸崖峭壁美景。

    其實今天最初的計畫,是一大早從環堤的四號碼頭出發,先搭渡輪到Double Bay,稍微停留後,再繼續搭渡輪到Rose Bay逛逛,最後從Rose Bay轉搭Bus325,沿著海灣邊來到終點站─Watsons Bay,吃海鮮看風景。但因為早晨多加了一個舊地重遊岩石區的行程,所以時間延後了,索性就在環堤搭11點16分的渡輪直達Watsons Bay,好趕在中午時吃大餐。

    雖然最後沒能逛逛有雪梨比佛利山莊之稱的Double Bay,但是由渡輪上望向海灣邊連綿的小山丘,兩到三層低矮的獨棟洋房可是霸氣地占領了整個面灣的坡地,滿坑滿谷的豪宅林立,也難怪當地流傳了一句至理名言:「Double Bay,Double Pay!」。

    大約15分鐘的航程,在11點半左右,我們在Watsons Bay的小碼頭靠了岸。一上岸,左手邊就有一個小小的半月形沙灘,沙灘旁的水泥路上則擺滿了一艘艘躺平的小船,像是一隻隻倦鳥站在樹枝上休息一樣寧靜。沒有Double Bay、Rose Bay高貴到不可親近的豪門味,這兒卻平民地相當親切。

    很喜歡站在Watsons Bay,遠望雪梨市中心的景致,總有一種局外人的輕鬆,一種從都會被放逐的自在感。

41.jpg 

今天原本的計畫是搭渡輪到Double Bay、Rose Bay,再搭Bus325遊覽海景風光到Watsons Bay 

38.jpg 

後來我們搭中途只停留Garden Island,就直達Watsons Bay的渡輪,以節省時間

DSC00510.JPG 

去Watsons Bay的路上,沿途都是一棟棟面向海灣的豪宅

DSC00511.JPG 

澳洲的豪宅是門前有沙灘,還有「船」庫

DSC00512.JPG 

這是Watsons Bay鼎鼎有名的海鮮餐廳─Doyles on the Wharf,可供外帶與內用

DSC00515.JPG

不少慕名而來的人在端詳告示牌上的菜單

DSC00514.JPG

Doyles on the Wharf前是一個漂亮的大公園,還有一棵大樹守護著這個純樸的小港灣

DSC00513.JPG 

這是在不遠處的Doyles on the Beach,可為Doyles在雪梨共有三家店面的始祖店

DSC00521.JPG

Doyles on the Beach要中午12點才營業,價位可比Doyles on the Wharf高上許多

DSC00517.JPG

Watsons Bay停泊了很多艘與世無爭的小船

DSC00518.JPG 

港灣的出口正對著雪梨的CBD

DSC00519.JPG

喜歡這樣的寧靜與自在,當一個遠離喧囂的旁觀者

DSC00516.JPG

一個念念不忘的身影:一位老婆婆搭著渡輪前來,在沙灘上來回走上了兩三趟,又搭著下一班的渡輪走了

DSC00520.JPG 

隻身的她是在找尋或是憑弔某些刻骨銘心的回憶嗎?

DSC00522.JPG 

一艘艘小舟躺平在水泥地上

DSC00525.JPG

繞了一圈後,我們決定吃經濟型的Doyles on the Wharf

DSC00523.JPG 

美味撲鼻而來,這是小生的鮭魚餐Grilled Tasmanian Salmon(A$17.5)

DSC00524.JPG 

這是我的Mixde BBQ Selection(A$17.5),超好吃

DSC00526.JPG 

填飽五臟廟後,便往旁邊的Robertson Park走去

DSC00527.JPG 

回頭一望,美景盡收眼底

DSC00528.JPG

這是雪梨最觸動我心的風景

白浪滔滔 The Gap

    品嘗完海鮮大餐,真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Doyles on the Wharf不但分量夠,而且味道也相當特別,鮭魚的香,新鮮海鮮與BBQ醬完美的融合,再搭上想念已久的米飯與特殊的香料,色香味俱全實在讓人大大滿意,有種物超所值的感覺,也難怪Doyles已經在雪梨開了另外兩家分店了(另一家在雪梨魚市場內)。

    撐飽的肚子讓人很自然地往綠草如茵的公園走去,午後的暖陽舒服地讓狗狗與主人在草坪上追逐嬉戲,而造訪此地的遊客,也在步道上悠哉慢步。在走向The Gap的路上,每往前走幾步就會忍不轉頭探看看身後和諧的美景,綠草坪、港灣、小艇、高樓天際線,都恰如其分地分布在畫面中,美得像幅畫作。

    沿著公園的步道一路往上走到底,穿越馬路就來到了Watsons Bay頗具名氣的「The Gap」,有一整片綿延不絕的懸崖峭壁,除了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層層的岩石紋理之外,向海面望去,更可以看到很多鬼斧神工的海蝕地形,以及欣賞一朵朵拍打著岩壁、所激起盛開的浪花。

    深刻地發現這樣的反差:剛剛腦中還存有那幅平靜自在的水彩畫,怎麼沒走幾步路,瞬間卻轉換成豪放、充滿海洋生命張力的波墨畫,而這樣風格迥異的畫面,也只有走一遭Watsons Bay,才能親自體會。

DSC00531.JPG

憑著一股直覺,由公園向上走,穿越馬路,就來到了頗具盛名的The Gap

DSC00529.JPG 

DSC00530.JPG

岩石峭壁的紋路清晰可見

DSC00533.JPG 

順著規畫好的步道,沿路欣賞這大自然最好的雕刻巨作

DSC00534.JPG

滔滔海浪捲起陣陣浪花

DSC00537.JPG

最遠處就是Manly的North Head

DSC00538.JPG

鬼斧神工的海蝕地形

DSC00539.JPG

離海崖不遠,就是一大片的住宅區

DSC00535.JPG 

遠在Watsons Bay,仍能看到雪梨塔與雪梨大橋

DSC00536.JPG   

一大片的綠地就是Robertson Park

DSC00540.JPG

站在制高點回望市區寧靜的港灣風景,攀爬步道時要注意岩石光滑別跌倒了

DSC00542.JPG

古代這裡常因為地勢險惡而常發生船難,而現在這也是尋短者的第一首選

DSC00541.JPG 

公車停車處就在公園盡頭的Military Rd

DSC00544.JPG

這是付費的Bondi explorer,我們要搭乘的則是Bus380,公車站牌都在The Gap出口不遠處

40.jpg 

一趟旅程,可以同時欣賞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致,又有好吃的料理可吃─我強力推薦Watsons Bay

邦代海灘(Bondi Beach)

    欣賞完The Gap鬼斧神工的奇景後,我們在Military Rd的站牌搭上了Bus380,公車一路由北向南行,我們準備到下一個目的地─雪梨衝浪者的首選:邦代海灘。

    最初公車還行駛於海崖邊,不時可以眺望遠方浩瀚的太平洋,眼前一座潔白的小燈塔(Macquarie Light)不起眼地坐落於不知名的公園內,雖不顯眼,但它可是澳洲第一座的燈塔喔!

    再一會兒,公車便轉入住宅區內,頓時有種回到岡山勵志村的感覺。道路兩旁是一間間高級又獨棟的兩樓洋房,棗紅色的屋頂、草木扶疏的庭院,與私人的小泳池或是小藍球場,想也知道這樣優質的環境,一定是好野人住的豪宅區,早上錯過的Bus325,在行經Double Bay與Rose Bay時,想必也是這樣的景色。

    羨慕歸羨慕,但我想這裡優質的居住環境,並非只是有錢就能辦到的。倘若社區內的每一分子,都自私自利,自掃門前雪,或是每天遛狗時都不清狗便,而把黃金留在公共區域上,我想再好的物理環境也很難維持的。或許在這兒的每一位居民,有錢多金之外,彼此能相互尊重與關懷,並主動營造優美的環境,才是人人都能享有如此優質生活品味的最大原因。

    經過了無數個社區,在一個大轉彎後,我們緩慢地由山崖駛向了平地,來到了澳洲最有人氣的邦代海灘,而邦代在土著話就是「拍打岩石的浪花」的意思。

    下了公車,由海灘東側的盡頭往西側走去。小生大概嫌沙子很冰冷,而且無意弄髒雙腳,因此選擇在海堤上行走,而我則興奮地脫下了彩虹鞋,雙手拎鞋在沙灘上步行了一小段路。感受著腳下那冰冰涼涼,細細粉末狀的觸感,看著身後那一步步的足印,正是我們曾經來過的最好證明,不也象徵著我們費盡千辛萬苦,辛苦籌畫來到澳洲、來到雪梨、來到邦代海灘的這一個自助的歷程嗎?望向前方,有著尚未跨出的步伐,尚未刻畫的足印,還有好多美妙的人事物等著與我們邂逅,好多的機會等著我們去開創與把握...。

    儘管冬天的海邊寒風陣陣吹上岸來,讓我們無法,也不想久留,在沙灘上留下的足印,很快地就會被風給吹散,此時並不需要矯情地拿起小罐裝走些什麼,相信當下的美景,內心激動的感受,還有那份成就感、幸福感,都已深深地留在那兒,副本也同時遞送到我的心中了。

    離開了沙灘,返回了Campbell Parade路,並在路旁找到了Bus380的站牌。在等車時,遠看位於沙灘西邊盡頭的Icebergs Dining Room,心想就算在那裡一定可以從高點眺望整個半月型的邦代海灘,也可以拍下泳池與海岸相連的精采照片,但此刻卻沒有一定要去的堅持,也沒有預設一定要看到什麼的念頭!不知這是否稱得上是種隨性與豁達呢?

    只要當下的我或是小生,不想走遠,或是累了,那就別走遠吧!那些旅遊書所拍攝到的經典美景照片,又為何自己也要重拍一遍呢?這次的自助行,在過去會看得很重要,會想要全部抓住才不至於浪費此行的期望,有了很大的改變。畢竟錯失任何芝麻綠豆的小事都會造成遺憾終身的話,這樣的人生觀不是太沉重了嗎?這樣的旅行,不是太工作了嗎?

39.jpg 

Bus380只要20分鐘,就可以將Watsons Bay與Bondi Beach串連起來,實在太方便了

DSC00549.JPG

我們來到了雪梨名聞遐邇的衝浪聖地─邦代海灘

DSC00545.JPG 

海灘盡頭的岩石地上蓋滿了房子,離海邊只有咫尺之遠。幸好澳洲沒啥颱風的問題,否則也太危險了

DSC00546.JPG 

有不少衝浪客不畏寒冷地在衝浪

DSC00547.JPG 

陣陣海浪打上灘頭,若在夏天,眼前肯定滿坑滿谷都是人,夏天在此也有戶外的裝置藝術展喔

DSC00548.JPG 

雖不能久留,那就用最短的時間走一段沙灘吧

DSC00550.JPG

半透明的建築是有名的Icebergs Dining Room,還有一個臨海的游泳池

DSC00555.JPG

儘管知道遠處Icebergs Dining Room後方的高地,是取景一覽邦代海灘的好地方,但當時並沒有想要走去的念頭

DSC00551.JPG DSC00552.JPG

海鳥成群地站在Bondi Beach Pavillon餐廳的屋簷與陽傘上

DSC00553.JPG DSC00554.JPG 

小孩與海鳥打成一片,鳥不怕人,人也不怕鳥

去Bondi Junction撿便宜

    或許去沙灘走走的半個鐘頭,剛好就是一班公車的車距,等沒多久,就搭上了西行開往市區方向的Bus380,由海景區逐漸往商業區挺進,下午計畫將由Bondi Junction玩回Paddington,再回到雪梨CBD。

    不到20分鐘的車程,象徵繁榮景象的高樓與百貨公司就完完全全取代了海灘與峭壁的自然美景,才剛結束上午有如夢遊仙境的自然之旅,一下公車,馬上就投入了街上一家大型電腦商店的懷抱中。

    現代化的玻璃帷幕上掛了一個超大、超顯眼的蘋果標誌,如此高調與的時尚的設計很難不吸引大家進去看看。雖然我對3C產品沒啥概念,但看在店內有很多台可以試用的電腦的份上,也就跟著進去用用電腦。

    可惜我對觸碰式的螢幕不甚了解,介面也不是自己所熟悉的,所以就只能隨便碰碰玩玩,純粹打發時間罷了。但是小生倒利用了這個難得又免費的機會,可把這兒當網咖用,還上網收了信呢!

    當然要買便宜貨,還是得走入小巷弄中,尋找那些不起眼的小店,才有撿便宜的可能。於是我們在蘋果對面的百貨公司,也沒有停留太久,就走馬看花地溜達了一會兒,反倒是在牛津街徒步區內的商店逗留許久。拿心中特定的商品─拳擊袋鼠的原子筆和玩偶,四處比價,雖然當下並沒有要買,但這種比價與蒐集資料的過程,往往比購買商品,還來得更有趣。

42.jpg 

結束了整個上午看海看風景的行程,由D處搭車,準備去雪梨近郊最大的Shopping Mall逛逛(G處)

DSC00556.JPG

隨著下車的人潮,我們來到Bondi Junction,這裡有好多家大型的購物中心可以雪拼 

DSC00557.JPG

除了逛百貨公司外,在Bondi Jn. Market徒步區的小商店,倒有不少便宜可以撿

斷「衣」的窘境

    自助至此,都還沒有洗過衣服,所帶的短T也沒剩幾件,於是不得不在徒步區的商家挑選短T,因為想也知道,越接近市中心,物價只有越貴的分,所以搶便宜就得趁現在。

    逛阿逛的,放眼望去幾乎絕大多數的商品都來自於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威力實在很可怕。雖然很不想買,但迫於已經到了斷「衣」的窘境,所以只好勉強挑選了一件還不錯看的大紅色短T,雖然是大陸製造,但上面的歌劇院與哈伯大橋的圖案與配色還不難看,並有著中國製造,澳洲設計的保證,才讓人稍微放心,而這一件衣服,也是在此唯一的戰利品。

    心滿意足地走出徒步區,來到Oxford Rd的公車站牌等車,正當在站牌前張望時,一旁的中年夫婦很好心地問我們要去哪?我笑著回說「Paddington」,他們彬彬有禮、笑容可掬地告訴我們在這裡等車沒錯,並報了幾路的公車號碼讓我們知道,熱心又親切地沒話說,那種讓人賓至如歸的感覺讓我覺得很窩心。

    一樣搭上了Bus380,過了百年紀念公園後,就來到了預定停留的Paddington,可以去逛逛那兒的維多利亞建築,可惜的是我們無緣遇到每周六在聖約翰教堂旁所聚辦的假日市集。正當猶豫在哪下車時,我們發現沿途兩旁的商店似乎與牛津街的前半段一樣,並沒有看到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在有些疲憊的狀態下,若短暫的停留只為了要看骨董陽台,而沒有市集或商店可逛的話,似乎有些不划算,因刺就決定繼續搭車直奔雪梨市中心,也就沒有在此駐足停留了。  

44.jpg 

下車處就是百貨公司,行人徒步區則有便宜可以撿,最後在上車處,遇到了好心的夫婦,熱心報路

43.jpg 

這次無緣逛Paddington的周六市集,恐怕也是再次拜訪雪梨的好理由了

雞同鴨講

    Bus380駛回了熟悉的牛津街前半段,我們在終點站之前的馬丁廣場車站下了車,為的就是趕緊找到位於市中心的中央郵局,好把放在手中多日的明信片給寄出去,否則上星期五就在布里斯班買好、寫好的明信片,拖到了今天都已經是星期二了都還沒有寄出,再不解決寄信的問題,搞不好下星期人都已經回到台灣了,明信片都還沒有收到,對911及慧婷來說,這可就尷尬與沒有誠意了。

    說真的,並不是有意要遲寄明信片的,而是澳洲的郵局並不像台灣那麼普遍,我想是因為我們的郵局早些年比較像銀行,除了寄信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民眾存款的唯一地方,因此設點相當普及,沒有多遠就會有個小郵局,好方便人民存錢領錢。但是外國的郵局恐怕就真的只是郵局了,所以點少也較不好找。原本在Paddington的地圖上,是有找到一家郵局的,但最後決定不停留,所以作罷,取而代之的就只能去馬丁廣場附近的中央郵局(G.P.O)了。

    來到了位於George St與Martin Place交接處的中央郵局,外觀呈現維多利亞建築風格的氣派格局,長廊上雕梁畫棟的石雕,更是精細無比,加上義大利古典風格的鐘樓,儼然就是一座建築物的美術館。

    走近郵局的櫃台,表明了我要寄明信片回台灣,小姐口水都沒吞一口,快速地講了一長串的句子,在聽不太懂的狀態下,當下就像學生一樣心虛地胡亂回答,在旁的小生聽到我的胡言亂語,趕緊追問我這兩張明信片不是早在布里斯班就買好的嗎?我說對啊!他才罵我那剛剛幹嘛要回答「Yes」?好在後來小生向櫃臺小姐解釋,說這兩張明信片是早先就買好的,這才只收我們郵資,否則因為我亂回答的結果,恐怕得連明信片的錢都一併多繳了!

    出了郵局,一來納悶小姐連是不是他們家賣的明信片都不知道?還要問我,會不會有點扯啊!二來就是自己明明聽不懂,為何麼沒有勇氣請她慢慢再講一遍呢?覺得小姐的反應真是好笑,而我的反應真是好氣,自己還不是跟學生一樣,不懂還要裝懂,胡亂回答。自己拉不下臉來的原始反應,在這個雞同鴨講的寄信過程,表露無遺。

DSC00558.JPG

華麗的長廊,更顯中央郵局的氣派

DSC00559.JPG 

G.P.O旁邊便是馬丁廣場的徒步區

DSC00560.JPG 

下午3:40,寄完了明信片,心中惦記著的大事,總算完成,希望911的同學們及慧婷,能快快收到我在遠處的祝福

DSC00561.JPG

這是位於馬丁廣場上的陣亡戰士紀念碑,紀念二戰為國捐軀的軍人

DSC00562.JPG 

每周四上午11:00,會舉行行軍儀式,不過我們星期三晚上就將離開雪梨,也無緣欣賞了

DSC00563.JPG

位於喬治街上的蘋果電腦店(Apple Store),外觀與Bondi Junction很類似,給人一種現代的時尚感

DSC00565.JPG

沿著喬治街繼續向南走,在Market St上就可以看到聳立的雪梨塔

DSC00564.JPG

走進1892年便創立的The Strand Arcade,感受維多利亞式古典風格的內部裝潢 

Queen Victoria Building

    從百貨公司的幾何型拼花地磚,到維多利亞風格的鑄鐵雕花欄杆,都可以一窺澳洲所散發的濃濃英國風。

    最具代表的,就是位於喬治街,市政廳旁的維多利亞女皇大廈(QVB)─它是在1898年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即位50周年而建造的。最初是用於市場與辦公室,到了1986年,才轉型成為購物中心,而其富麗堂皇的裝飾,更是造訪雪梨必遊的觀光景點之一。

    這座狹長的建築,融合了維多利亞風、拜占庭風以及羅馬風。建築物內部的百年大時鐘、雕花復古欄杆以及幾何形的羅馬地磚,就像是一間充滿藝術品的博物館,而建築外觀有著雕工細緻的人像與銅綠色圓頂,足以媲美女王的神聖宮殿。而在樓梯間的迴旋處,滿是色彩鮮豔的玻璃窗,又像是間氣氛莊嚴的大教堂。一間間隔間的商店,販售著各種奢華的商品,又是不折不扣的精品店。走一遭維多利亞女皇大廈,保證可以給你視覺上多重的刺激與享受。

    正因如此,來此可以想像自己是個上流社會的貴婦忙採購,也可以當個欣賞建築的觀光客忙照相,更可以扮演女王,坐在建築物最中心的寶座上,環視自己奢華的城堡,或是面向彩色的玻璃窗,靜心祈禱旅程一路平安。

    到最後,幾乎讓人忘了,這其實只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百貨公司。 

DSC00566.JPG

復古的電梯,還有幾何形的地磚

 DSC00568.JPG 

百年的皇家報時鐘,逢整點(我們好遇到下午四點的報時)就會發出鐘響

DSC00569.JPG

細看報時鐘上,還有小巧的人偶像,端詳這一幅幅的畫面,應該是當時開墾狀況的說明

DSC00570.JPG 

由上往下看,每一層的地磚圖案都不盡相同 

DSC00575.JPG

建築內部留有很多重要的歷史展示物,還有一個雕花欄杆的迴旋梯

DSC00576.JPG

建築物另一側的大吊鐘,風格就樸素多了

DSC00577.JPG 

維多利亞女皇大廈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有四層,匯集有世界名牌與澳洲自有品牌的服飾、珠寶店等

DSC00578.JPG

精細的雕花鐵欄杆,還有一間間的高檔商店

DSC00571.JPG

透著光亮的彩色大圓拱頂,讓建物氣派非凡

DSC00579.JPG 

可別小看樓梯間

DSC00573.JPG

DSC00580.JPG 

彩色玻璃更是另一個藝術極品

DSC00585.JPG

維多利亞女皇的雕像,在南側入口處守護著QVB

DSC00581.JPG 

QVB隔著Park St.與雪梨市政廳(Sydney Town Hall)相比鄰

DSC00582.JPG 

廣場前有街頭藝術家在創作

DSC00586.JPG

雪梨市政廳的外觀同為維多利亞式的典雅風格

DSC00587.JPG 

圓形的石柱撐起有著精細雕刻的三角楣屋頂

DSC00588.JPG

市政廳旁,是哥德式的聖安德魯大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周六在此舉行巴曼市場市集(Balmain Market)

走訪北雪梨

    在欣賞完有如博物館與藝術殿堂的維多利亞女皇大廈後,緊接著我們要前往市政廳旁的市政廳車站(Town Hall Sta.),準備搭乘火車,經由雪梨哈伯橋直達北雪梨。而之所以會特別由市中心開拔前往北雪梨,就是曾有網友PO文分享,若要欣賞雪梨歌劇院與CBD美麗的夜景,非北雪梨的Bradfield Park莫屬。

    當然除了能看到美麗璀璨的夜景外,更希望託火車的福,不但勞駕它「帶」我們「上」雪梨大橋,還得靠它「走完」整個雪梨大橋,好彌補我們早上不得其門而入,而無法登橋覽景的遺憾。

    當火車由漆黑的地下隧道衝出地面時,心中有一種重見光明的興奮感,儘管電車移動的速度極快,眼前的景物俯拾即去,相機也無法捕捉到清晰的影像,加上火車行駛的並不是面向雪梨歌劇院的那一側(東側),在八線汽車車道的阻擋下,並非是眺望歌劇院的好方法,但讓人有所感動的,是畢竟我們登上了這座舉世聞名的大橋,此刻在橋上的心情,與在橋下望橋的心情,絕對是不一樣的。

DSC00590.JPG 

搭火車由市政廳站(Tawn Hall Sta.)前往北雪梨的Milsons Point站,當能抓下瞬間的影像時,已經下橋到北雪梨了

DSC00591.JPG 

Milsons Point站出站,徒步前往港邊的小公園,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暗囉

DSC00592.JPG 

雪梨大橋的東側(靠近歌劇院的那一側)是人行道,而西側(靠近魯那樂園的那一側)是腳踏車專用道

DSC00593.JPG 

來到了北雪梨的Bradfield Park,雪梨大橋與歌劇院,完整呈現在眼前

DSC00595.JPG

北雪梨的地標─魯那樂園(Sydney's Luna Park)

DSC00596.JPG 

人臉造型的大門可是樂園的最大特色

DSC00597.JPG 

讓人想起了絕命終結站的樂園,這種樂園都是免費進場,使用遊樂設施才需要花錢買票

DSC00598.JPG 

原本在魯那樂園前有渡輪站,但這一陣子改到了Kirribilli warf搭乘

DSC00599.JPG

所以必須跨越雪梨哈伯橋下

DSC00601.JPG

市中心的辦公大樓群,已經慢慢上了薄薄的晚粧了

DSC00602.JPG

這是北雪梨港灣邊的豪宅

DSC00600.JPG   DSC00603.JPG

打了燈的雪梨歌劇院,正式宣布晚上即將到來

DSC00604.JPG 

環提依然忙碌,只是多了點點漁火

DSC00605.JPG DSC00606.JPG

搭乘渡輪由雪梨北岸前往達令港覓食

DSC00607.JPG

點了燈的雪梨大橋,更是夜晚中矚目的焦點

夜之達令港

    六點多,由Kirribilli warf搭上了駛往達令港的渡輪,或許黑暗與寒冷有著一股讓人穩定與沉澱的魔力,當坐在渡輪上靜靜地望向窗外緩慢移動的燈火時,腦中不自覺地在玻璃上投影出這幾天遊覽雪梨的愉快畫面,就這樣隨著意識的流隨興地播放著...,想想再怎麼愉快的旅程,終究有離別結束的一刻,想到明晚的我們,就將搭乘夜車離開短短相處了四天的雪梨,內心不免有些惆悵與不捨。

    這幾天無數次地進出環堤與達令港,竟已不知不覺地習慣了有歌劇院、雪梨哈伯橋出現在視野中的感覺,但明日一別,我們這一生,也許將無法再次親臨此地,一覽如此壯闊的畫面。真的很怕這種眼前那麼熟悉的影像會隨著時間逐漸變淡,所以寧願頂著寒風,站在渡輪門口,用力地看,用力地記,用力地照著相,用力地想要保存著眼前這幅移動的美景,用力地記住我們曾經來過。

  渡輪緩慢地開進了達令港,與白天擁擠又人工的感覺完全不同。華燈初上的達令港,擾人視覺的建築物全都消失在黑夜中,只留下璀璨單純的燈光,在點點燈光裝飾下的夜景,彷彿千萬個LWD燈閃閃發光,這美景可是很多網友PO文推薦的。

  既然明天就要離別,就把在雪梨的最後一晚,留給最閃亮動人的達令港吧!

DSC00608.JPG 

星羅棋布的燈光點綴著夜晚的達令港

DSC00609.JPG

走在King St Wharf前,感受到很多奢華的選擇,但卻不知道該到走到哪吃晚餐

DSC00610.JPG 

最後還是決定從Erskine St走回市中心,到彼特街的商城吃晚餐

DSC00612.JPG 

在商城的美食街,找到了澳洲版的21世紀─Oporto速食店,烤雞真不錯吃

DSC00614.JPG 

用完了晚餐,滿足地從Town Hall Sta.搭電車回King Cross Sta.

DSC00615.JPG

走路回到旅館了!回首今天一整天趴趴走的旅程,就如同霓虹招牌一樣,五彩繽紛

《資訊補給站》

http://www.pylonlookout.com.au/

http://www.doyles.com.au/

http://www.oporto.com.a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wt0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